学期即将结束,我们又将迎来一学期一次的期终考试。在考试前,我们的心理总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。其中,有两种典型的不良心理将有碍于我们考出理想的成绩。那是两种怎样的心理,我们又该如何矫正这两种不良的心理,争取在期终考试中有最佳的发挥呢? 不良心理之一:过于紧张 很多同学在考试到来之前,都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。主要表现为,在很多时候都想着考试,因此,做什么事情都会心不在焉或者分心。比如,上课听老师复习辅导的时候,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考试的情景,因而一堂课下来,似乎没有听到什么东西,复习课的效率低下;再比如,自己在家复习的时候,也会想到,假如考试考不好怎么办等问题,这样,虽然在书桌前坐了好久,却没有记住什么东西。有些同学的紧张也表现为情绪比平时更加烦躁,比如,别人一说话就感到心烦,在考试前容易和同学闹矛盾,和父母闹情绪等。 矫正方法: 首先,我们应该认识,这种心理现象叫“焦虑”。所谓焦虑,就是在事情到来之前就感到担心、紧张甚至恐惧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焦虑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现象。据调查,就是再伟大的人物,在执行重大任务之前,总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的。所以,我们应该认识到,考试之前有这样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的,你不必为自己的紧张、担心而苦恼,从而使自己越来越紧张和担心,陷入恶性循环之中。心理学家告诉我们,适度的焦虑反而能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加出色。不过,过度的焦虑就会影响我们顺利地做事了。上述我讲的过于紧张的几种现象,或许就属于过度焦虑了,应该适当地进行调整。 其次,就讲讲怎样调整过度焦虑的情绪。第一,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。根据成功人士的经验,充分的准备能克服做重大事情前的焦虑。很多沉着应对高考的大哥哥、大姐姐,他们在谈自己考试不紧张的原因时,就把做好考前的准备作为最重要的原因。因此,我们要克服考试的紧张心理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抓紧考前的复习时间,认真复习。这样,你的过度焦虑情绪或许就会有所克服了。第二,把考试看得淡些,尽管老师和家长经常跟我们唠叨着分数,我们在理解他们心理的同时,应该这样对自己这样说,我只要努力了,就对得起父母和老师了,至于成绩,那总是有好有坏的。第三,也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。比如,当紧张情绪侵袭你的时候,你不妨先把手头的复习工作放一下,做几个深呼吸,心理默默地对自己反复说:“我很放松,我很放松了……”也可以听听能放松自己心情的轻音乐,或者大声地唱一些自己喜爱的歌曲等。 不良心理之二:无所谓 也有一些同学在考试前的心理正好和上述心理相反,当考试要到来的时候,他们感到特别轻松,因为他们觉得考试是无所谓的。抱有这种心理的同学,在考试复习阶段特别轻松。其他同学在复习课上都非常认真,他们却感到有些无聊,感到复习像“炒冷饭”,根本不想好好听老师讲课;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,他们也不想完成,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以前都学习过了,自己掌握得很好了,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了。总之,他们根本没有把考试放在心上,考试成绩的好坏他们根本不计较。 矫正方法: 首先,我感到这些同学的心理应该说是相当健康的,他们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,能做到“荣辱不惊”。但这些同学应该认识到,假如太不把考试当作一回事的话,那就不是心理素质良好的表现了,而是不求上进的代名词了。这些同学应该知道这样一句话:“哀,莫过于心死。”这些同学假如对考试一点都不在乎,那就是学习上“心死”的一种表现了。虽然我们现在提倡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但考试成绩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,考试成绩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。你对考试成绩那样冷漠,那学习就没有了动力,要追求学习上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。因此,这些同学还是得学会对考试成绩要有所“在乎”。 其次,上文我已经说到,过度的焦虑有碍于我们把事情做好,但做事前的焦虑水平过低也会影响我们把事情做好。这些同学就属于后者。那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在考试前心理焦虑水平。怎样提高?我们可以这样想,父母为了我们的学习那么辛劳,我不考出理想的成绩,是对不起他们的;老师为了我们的进步花费了那么多心血,我考试一塌糊涂,是对老师不尊敬的表现;我自己已经辛苦一学期了,期终考试检验着我本学期的学习综合情况,我应该考出理想的成绩来。多想想这样的问题,或许心理上就会产生一定的负担了。而这样的负担对考试感到“无所谓”的同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,这样的负?;岚镏庑┩Э汲隼硐氲某杉ɡ吹摹?/SPAN> 总之,期终考试到来之前,我们既不能过于紧张,也不能过于松懈,引用一句战争中的话,那就是要做到“战略上藐视,战术上重视”,带着这样的心理,你就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。 |
发表日期:2008-04-25
来源:安徽省太湖朴初中学
作者:叶红兵
发布:叶红兵
审核:admin
阅读量:6599